您当前位置:

系统使用

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图像数据管理系统用于收集通过各种自动相机(如红外相机)所获取的大量野生动物图像数据(照片、视频),并提供图像数据标准化和可视化等分析功能。该系统支持用户通过网络工具来管理各自的图像数据,并将这些图像数据进行标准化和可视化分析(如动态地图和图表)。该系统所收集图像数据被存贮在一个安全的设备里,且每天进行备份。

开放的网络交互式平台便于数以万计的用户上传、浏览、分析和管理各自的图像数据。严禁提供虚假数据和信息。数据用户上传数据和信息所引起的任何纠纷或法律责任均由自己承担。图像数据管理系统协调委员会只负责管理和协调系统使用、数据共享等事务。

数据提交与管理

注册后,由用户(个人或所属团队)将野生动物图像数据自愿提交到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图像数据管理系统网络数据库。该系统以监测样区(样点)为基本单元建立图像数据库,并将每个监测样区(样点)的数据整合在同一数据库内。用户所提交的图像数据均由自己管理,也可共享给自己所在团队来管理。如果所提交图像数据不符合本系统规定,将被管理员退回修改,重新提交。

数据使用与共享

野生动物图像及其附属数据通过网络直接提供给用户或公众。本系统内共享的任何野生动物图像及附属数据不得用于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

野生动物图像:野生动物图像包括照片和影像。图像经鉴定后可以直接共享给用户和公众浏览。公开发表时需注明图像所属负责人姓名。但对于敏感的动物照片,由数据用户负责首先公布后再通过本系统发布。

野生动物图像附属数据(简称图像数据):数据用户在规定数据共享期限内拥有优先发表权,其他用户在未签署数据共享协议前不得使用。系统为图像数据设置共享期限,即图像数据提交日起满三年至少实现系统数据用户之间的数据共享。对于使用其他数据用户的数据或超过共享期限的共享数据,可向图像数据管理系统协调委员会提出使用申请(申请需明确指出本次申请所研究的问题和所需数据内容)。得到数据享有者或图像数据管理系统协调委员会同意后,方可使用所需数据。根据共享协议,图像数据所属团队负责人可拥有共享数据发表的署名权。该系统数据用户对系统所属共享数据拥有优先申请和使用权益。

引用本系统网络数据:

凡上传到系统的图像数据在论文发表时均要求进行标注和引用。样点名称为该样点某一时间段所有拍摄图像数据的序列号(ID),要求在数据发表时一并提供。

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团队. 2013. 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图像数据管理系统:在线网络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http:/cameradata.ioz.ac.cn.(获得数据日期:2013年9月25日)

CameraData Team for Wildlife Diversity Monitoring. 2013. CameraData Network of Wildlife Diversity Monitoring: An online database.  Institute of Zoology, CAS,  Beijing. Available:  http:/cameradata.ioz.ac.cn.  (Accessed:  Date [e.g., September 25, 2013]).

上述使用协议如有更新,将在系统首页及时通知。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64604号
浏览器要求:建议使用firefox、chrome或IE 9及以上